第(3/3)页 江亦嘉尴尬地笑笑,如若是平时,她肯定不这么客套,可自己是在逃命,得人家收留,心里多多少少有点过意不去,似乎不道声谢就会显得相当没礼貌。 两人都是官宦人家出身,习惯了食不言,吃饭期间很安静,所以没多久就吃完了。 漱口擦了嘴,许如月才起身从奶娘手里抱过甜甜,跟江亦嘉一起去德荣堂。 来得刚刚好,老太太才用完早饭在堂屋坐了。 外出收账的二太太方氏是一大早回来的,大太太柳氏也抱了自家的小儿子来给老太太逗趣,两妯娌并排坐着。 见到江亦嘉跟在许如月身后进来,方氏脸色有些僵硬难看。 要说江亦嘉这姑娘,以前没少来杜家玩,方氏也挺喜欢她,甚至早年还惦记过把她弄给自己儿子做媳妇,主要是看中她够知书达理乖巧懂事,不骄不躁,说话也挺有分寸。 江亦嘉这种,只要不露出她偶尔一些显得出格的小心性,在长辈们眼里,那绝对是十全的好媳妇。 只不过因着她爹以前老是被贬,方氏担心自家儿子因此受到牵连,索性就打消了念头。 不过江亦嘉再来大院里玩,方氏对她也是挺客气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她一早回来就听自己院里的嬷嬷说四爷昨儿个晚上把江亦嘉给带回来了,老太太又犯了糊涂地问了些话,尤其重点说到办婚礼的事儿上。 方氏的脸当时就拉了下来。 先且不论她对四爷那见不得光的龌龊心思,就单单拿四爷的婚事来说,娶谁都行,唯独不能娶江亦嘉。 至于原因? 方氏以前看好江亦嘉,那是因为觉得她是个合格的好儿媳,很优秀,但如果这么优秀的姑娘做了她的妯娌,再加之老太太对江亦嘉的喜欢,往后她在这一辈的妯娌中还如何立足? 好不容易熬到柳氏生下儿子一门心思花在儿子身上自愿交出掌家大权,方氏绝对不允许再来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妯娌过门压过她。 想到这里,方氏看向江亦嘉的眼神就变得尖酸刻薄起来,“江姑娘夜宿我们家,你爹娘都知道吗?可让人回去报信了?” 江亦嘉不知道方氏看自己的眼神为什么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道:“知道的。” “那他们也知道你是被四爷带回来的?”方氏似乎是打算刨根问底了。 一旁柳氏出声道:“江姑娘又不是头一回来咱们家了,你这是做什么?” 方氏道:“以前那是因为咱们大院里还有姑娘,如今姑娘都嫁出去了,她又是被四爷带回来的,我这个做长辈的,不是担心损了她的名声吗?” 那“长辈”二字,咬得极重。 许如月道:“江姑娘是来找我的,只是昨天来的路上碰巧遇到四叔,就跟他一道了。” “是吗?那还真是够巧的。”方氏冷笑,俨然已经把还没过门的江亦嘉当成了仇敌。 老太太耳背,没听到她们说的什么,只是对江亦嘉伸手,说:“好孩子,来这儿坐。” 江亦嘉点点头,走上前去。 赵嬷嬷忙搬来小凳子,江亦嘉就坐在老太太旁边,顺手帮她把手炉里的炭给拨了一下。 老太太很喜欢她的乖巧伶俐,觉得她面相不错,就不停地说:“这孩子孝顺,跟老四挺般配的,你们觉得如何?” 方氏脸一僵,“老太太,您这是又犯糊涂了,江亦嘉是小辈,怎么就跟四爷般配了?您可别乱点鸳鸯谱,传出去要遭人笑话的。” 柳氏没说话,杜家和江家虽然有往来,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所以江亦嘉这个“小辈”,也是随着江亦嘉跟杜晓瑜她们的关系来的,若是要论真,也没计较到那份上去。 最主要的是,柳氏觉得四爷到年纪成家了,以前是担心他病弱耽误了好人家的姑娘,如今人都好全了,四爷又是个模样生得周正的,性子也好,找个好姑娘绰绰有余。 所以在柳氏看来,只要四爷看中,只要江家点头,这桩婚事就算成了,她也没什么话说,毕竟江亦嘉是自己这辈人看着长大的姑娘,总比外头随便娶一个进门来瞎折腾闹得大院里鸡犬不宁的强。 想到这,柳氏搭腔道:“四爷的辈分是大了些,可他这年纪才娶亲,不管娶谁家的姑娘,那不都是看起来像小辈的吗?难不成要让他娶个二十出头的黄花大闺女?二十出头还没嫁的姑娘,哪家敢要,搁你们二房头上,只怕二弟妹你也会心慌吧?” 方氏噎住,脸色憋得难看,却反驳不回来。 毕竟人家这话说得很在理,哪个男人放着水灵灵的姑娘不娶,要去娶一个有问题的老姑娘? 四爷是头婚,又不是续弦,娶个年纪跟他不相上下的,那才叫有问题呢! 正巧这时杜程均从外面进来,身后跟着大爷杜程旭,二爷杜程宇和三爷杜程松。 平日里难得见到四兄弟齐聚的场面,主要还是因着老太太的病情,觉得每天不往德荣堂跑一趟放不下心,所以原本刚才在外面吃早茶准备去铺子的几人就顺道一起过来了。 等几兄弟给老太太行了礼,方氏才挑开话头道:“四爷来得正好,咱们才刚说到你的婚事呢!” 话完,眼神似有若无地往江亦嘉身上瞟。 杜程均神态自若,问了一句,“说得怎么样了?” 仿佛完全不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只要家里定了谁,他马上就能去下聘娶回来一样。 方氏噎得不轻,被一旁的二爷瞪了一眼之后,不甘心地闭了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