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茶馆开业(二)-《空间有棵许愿树》


    第(3/3)页

    韩逸进得门来,顿时一愣。只见那面影壁用漂亮的行楷写着元稹的一宝塔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元稹的这诗概话了茶的品质、功效,还有饮茶的意境,烹茶、赏茶的过程,是茶诗中难得的精品。

    用在这茶馆的门口,迎接前来饮茶的文人雅士,确是再好不过。

    “好!这诗写在这里,最是合适。”韩逸爷爷赞道,转头看向凌雪,“这字你找谁写的?深得赵孟頫之神韵啊!”

    “真的嘛!我自己随便写的,嘿嘿......”凌雪听到老爷子的夸奖,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

    “丫头书法不错啊!你这别院也很不错,老头子想着要是能住在这里就好了。呵呵呵......”

    “呵呵呵......”凌雪也笑了。

    绕过影壁,再往里走,原是一片残荷的池塘,建了一座小桥,桥尽处有亭榭直出水中。

    岸边原来那幢小楼旁边移植了许多青竹,青竹后隐隐有白色的矮墙隔断了原来的空旷,透过矮墙上的雕花漏窗,依稀可见红枫飘落。

    沿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进半圆拱门,只见小山上,一座小亭凌空而起,与山下树林中的小楼高低差落,遥相呼应。

    形成了两个错落的空间,运用添景、隔景来增加园中的幽深感,使人行走于其间,感觉这园子空间很大,而且景色也很雅致。

    凌雪在前头引路,带着大家继续向山上走去,不一会,便看到了亭子。

    山上那亭,提匾“与谁同坐”,取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之意;池塘旁那小楼,叫“留听阁”,为的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山下小楼,名“自在处”;湖中小榭,谓之“清风榭”。

    待至进到楼里,只见屋内窗明几净,其中一桌一椅一字一画一草一木,无不见其匠心独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