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抛砖引玉-《旧书大亨》


    第(2/3)页

    李为民就道:“这还用说,快些,顺便烧些茶。”

    冯大山这边忙活着扒煤球烧茶,林逸和李为民面对面坐着就有些尴尬了。

    一个不能直接说我想看看学校的图书馆,我是打旧书主意来的。

    另一个不能直接说帮忙捐点款,把学校的好好修建一下。

    两人就像第一次处对象一样,你看我,我看你,气氛很尴尬。

    最后,还是林逸打破了沉默,指着那些书架说道:“李校长,没想到你也是爱书之人,这么多书,看得完吗?”

    李为民一听林逸提到书,就笑了起来,说:“这只是我藏书的一部分,我这人啊,没啥爱好,就喜欢读书,乱七八糟的什么书都看……”

    林逸笑了笑,说:“你这书的含金量都很高啊,一般人看不了,像那本《毛姆选集》,还有《赫尔博斯集》,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

    经历这么多,林逸多少也懂一些与人交际打交道的技巧,比如说从对方的爱好着手,找热点话题,这样就很容易拉近彼此距离。

    无疑,林逸这招很灵验,尤其李为民也是个爱书之人,虽然不像林逸一样以旧书收藏为主,他读书买书的原则是实用主义,买的书和看的书都是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所以听林逸夸自己读书有水平,就觉得像是找到了知己,那原本还矜持的心思早松懈下来。

    “呵呵,那两本书是偏门了一些,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耐性读下去---我说的可不是你哦,看你样子就知道,你跟我一样也很爱读书。”李为民笑道。

    林逸就说:“夸奖我了,我瞎看。哇,这些书好老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吧,嗯,还有六十年代的……”林逸说着干脆起身,兴趣盎然地观看那书架上面的书籍。

    见林逸似乎对自己书架上的书很感兴趣,李为民也站了起来,心情愉悦,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说起自己的书事儿来。

    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长大后更是爱书如痴,那时候新华书店还没开架售书,读者买书要站在玻璃柜台外,使劲儿翘着脚,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扫描柜台里的书们,辨认着书名,猜测书中的大概内容。等到有了几分把握之后,才敢叫营业员把书拿来看。如是三番两次还没选中要买的书,营业员就会不耐烦,转身到别的地方不再理你。

    我在农村,离家20公里外的松树镇上有个比较大的供销社兼卖图书。供销社里面的光线不好,我好不容易攒了几块钱,稀里糊涂买了几本书回去,结果根本看不懂。

    多年以后,新华书店实行开架售书,书真的可以随便拿,只不过出去前别忘了付款。有一次赶上图书打折销售,我选的书多到抱不下,放一边又怕被别人挑走。营业员见状给我找来箱子,让我把书放箱子里拖着继续选书。后来箱子也装不下了,营业员又把他们的推车借给我用,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林逸翻看那些书籍,果然在很多书的封底都有供销社和新华书店的印章,比起很多人喜欢在旧书摊买书,貌似这位李校长更钟意在新华书店选购。

    想一想林逸也就释然了,毕竟作为书生气很重的年轻人,估计那时候的李为民也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再加上周围环境不错,不屑去那些旧书摊淘旧书。旧书虽然便宜,却是别人用过的,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喜欢去淘的。这就像很多男人有处女情结一样,喜欢第一手,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但是在林逸这些喜欢淘旧书的人看来,旧书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它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手里,这期间经历了什么,这才够神秘,够情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