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才考虑-《智慧追寻者》


    第(2/3)页

    这也许会是好的开始。而取得如此成就的野蛮人,因为服务于联盟,在联盟的很多工作位置上工作,从而积累获取了这些能力,就像这样的,他本身身份也是属于野蛮人的,这无法改变。

    会学习,会隐忍的这类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获取成功的关键人物。联盟其核心就是创造技术的能力,创造技术能力需要积累的,野蛮人能做到应用技术就非常不错了,创造,这对他们的要求太高,需要时间去进化,即使他们观看了联盟是怎么创造的,也毫无头绪。

    在被奴役中掌握应用技术,这只要时间,再加上一点智商就可以了。创造这可不是一点智商就可以解决,也不是时间就可以解决,更不是经验积累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有这样一天,联盟找到了比野蛮人更低成本的劳力的时候,野蛮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如果野蛮人还没有进化成功,没有反抗成功,也就意味着,对于联盟来说,野蛮人可有可无,在需要消灭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其存在的意义。

    尊重生命是一个宣传,大部分是假的,这也是可以利用的一个情感因素,用的好,达成自己的目的,却又欺骗了被利用者,就是被卖了还帮对方数钱的意思,认识获取,突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

    是联盟管理者他们原本就有这些认识,还是只是偶然?当然是他们就原本有,在实践过程中,他们的智商足够总结这些并记录,他们并不会将这些认识传递给所有人,而所有人即使智商足够,也不会有这种机会见识,或者实践的经历,自然也不会获取这些认识。

    镇压成功后,商队并没有离开这里,他们给自己放了几天的假,主要是诗雅的父亲准备借这个机会和这里的商人谈谈生意。在这里学习了一些知识,一些野蛮人和联盟不同点的认识。

    的身份,让可以和这里的野蛮人进行交流,这里的野蛮人认同,因为身份的关系,又因为的工作位置的关系,有些野蛮人认为有能力,有些觉的是叛徒,那些觉的有能力的野蛮人就和有了交流。

    根据了解的信息,野蛮人社会构建的是家这种小单位的架构关系,就是以家为单位形成一个循环成长的架构,就是早期父母养儿子,后期儿子养父母,这样的架构遭遇危机的时候,最多是父母不养儿子,儿子不养父母,也只是局部现象,局部风险,风险的承担者分散,用的架构就是一种规则约束。

    而联盟是社会养小孩,社会养老,这个架构也是基于规则约束,但是一旦崩溃,风险是非常大的,联盟考虑过这个情况,可能看到了野蛮人的社会架构,吸收了这个社会架构的优势,现在已经混合存在。

    联盟的规则有暴力约束,而野蛮人的规则是自己认识道德约束。暴力约束让规则更有力量。联盟更加团结,是一个大家庭,野蛮人分散,都是小家庭。小家庭崩溃可能只是一部分,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产生的影响不怎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