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我送你。”林方政站起身来。
拿上自己的外套,李咸平又补了一句:“其实,很多事我都知道。你想抬他上副省级,我又何尝不想呢,你说是吧。另外,这蒙茶细细品尝起来还是不错的,可能是上次心情不好没喝出来。把话讲开、把心情讲舒畅,味道自然就变好了。前提是,这茶不能带有任何地域色彩……”
林方政怔了一下,知道他话中所指,点了点头:“放心,李哥,西平从前没有什么岳山派,将来也不会有。”
李咸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出门离开。
门关上后,李咸平的表情忽然变得格外深沉,其间带着一丝无法察觉的诡笑。
真诚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也能成为化刚为柔、无坚不摧的武器。
对林方政,李咸平再了解不过了,那是绝对吃软不吃硬的。你要威压恐吓,就会激起林方政那一向无敌的斗志,绝对讨不到好。但你要是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李咸平真的是过来表态绝对支持王定平的吗?当然不是。王定平对李咸平早有分析,这是一个善于走钢丝的投机者。之所以这个时候示弱愿意团结,更多是观望沈安顺的态度。
毕竟李咸平已经阳奉阴违了农俊能的暗示,再跟王定平闹得不可开交,那就是自寻死路。他唯一可以仰仗的,只有沈安顺。但他不可能直接跑过去投诚,那样马上就会被王定平察觉,同样会触发胡文冠的关注。胡文冠尚未离开,这个时候跑去烧沈安顺的灶台,在西平跟王定平打擂台,恐怕没等沈安顺的重用,他就得被胡文冠撸下来。
所以,他这次登门,意图只有一个,撬动林方政这颗王定平最核心的马前卒。
人心都是猜忌的。对于李咸平而言,王定平虽然全盘同意了自己的调整名单,但架空自己权力的行为在前,他已然对王定平失去了信心。他无法判断王定平同意名单的本意是什么,还会不会有后手。
除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外,他还需要尽量拉拢分化王定平的势力。王定平最核心的左膀右臂,毫无疑问就是林方政和宾良骏。后者是不可能分化了,李咸平和他本就没有任何交集,但前者还是有可能的。再加上林方政这个人性格非常明晰,是那种公大于私的人,只要向其陈清利弊,就能触动他的心灵。哪怕不能让他对王定平产生怀疑,也能让他有所犹豫。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作为武器。铀矿石被发现时,初心是用作核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造福人类。可谁能想到,它的裂变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竟演化成最恐怖的战争武器,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
林方政的公心,原本应该是最无敌的盾牌,任何卑劣手段都无法攻破。可如果换一种思路,他的公心也会被利用成最锋利的武器。
李咸平敷衍农俊能是事实,但不意味他就全心支持王定平。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王定平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一年之间,什么事都可能会发生。所以李咸平必须为自己谋划各种退路,一方面对王定平的中心任务表示和平,不要激化矛盾。一方面也要做一些动作给沈安顺和农俊能看,一旦沈安顺有所动作就能迅速切割,全面倒戈,不至于跟着王定平一并被清算。
农俊能对林方政的格外欣赏,他当然是清楚的。农俊能最担心的就是林方政和王定平难分彼此,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拉拢分化林方政,必然会得到农俊能的赞赏,何尝不是为自己增加筹码呢。
政治是一门人心的艺术。越会投机的人,越善于精悟人心。
回到房间的林方政,也正如李咸平所判断的一样,心绪不宁,面容忧虑。
他有些矛盾,一方面是王定平的窘迫处境,自己必须为老领导分忧,助他一臂之力;一方面是李咸平的警示,虽难免可能有一丝挑唆之意,但不可否认,是有道理的。
林方政痛恨黄英典,痛恨许哲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痛恨他们过分集权,把班子搞成了一言堂。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再厉害的人也是有缺陷了,一言堂带来的危害就是在他犯错时,已经没有人可以纠正和阻止,那就会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更会严重破坏政治生态,因为他一人独尊,听不进忠言逆耳,久而久之身边就没有了公义之士,全是逢迎小人。这些人仗着宠爱,必然会更加无法无天,整个政治风气就败坏了。这都是有无数惨痛案例教训的,某些地方一把手落马,往往就是当地官场的塌方。
虽然王定平现在没有变成那种完全听不进意见的一把手,但权力是会膨胀的,反对声音消失后,再想让他迷途知返,就绝无可能了。
不得不说,林方政是个理想主义者。一把手在官场一言堂,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哪怕是林方政当县委书记时也干过。但他干过,并不代表他想这么干,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许,王定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林方政不敢因此就视若无睹,超出了“不得已”的范围,对历史的后果谁来负责呢?
林方政吞吐着浊雾,或许,是该有所警惕了。在关键时候,还是得给老领导提个醒才行……
真是让人头疼啊。林方政甚至觉得,如果李咸平是个彻头彻尾反抗改革的人该多好,哪会让自己这么纠结,直接想办法对付他就是了。可偏偏,李咸平是个支持改革的,至少目前是支持的,还是个识大局的,这让林方政有些为难。
夜已经深了,林方政就这样胡思乱想着,竟然在沙发上睡着了。幸好4月初的秦南,气温已经来到了近20度,不至于着凉感冒。.